更羸(人名,羸音léi)与魏王处京台(人工筑起的高台)之下,仰见飞鸟 更羸谓魏王曰:“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”魏王曰:“然则射可至此乎 ”更羸曰:“可 ”有间,雁从东方来,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:“然则射可至此乎 ”更羸曰:“此孽(受伤的鸟)也 ”王曰:“先生何以知之 ”对曰:“其飞徐而鸣悲 飞徐者,故疮痛也,鸣悲者,久失群也,六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,闻弦音,引而高飞,故疮陨也 ”(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)这个寓言故事后来被提炼为成语“惊弓之鸟” 惊弓之鸟(3张)战国末年,秦国日益强大,逐渐有了吞并六国的野心 有一段时间,赵、楚、燕、齐、韩、魏六国决定联合抗秦 一天,赵国使者魏加和楚国春申君一起商谈抗秦主将的人选 当魏加知道春申君准备让临武君担任主将时,只是摇头叹气不吭声 春申君知道他不同意,就问他原因,魏加想了“我讲一个故事给您听,听完了,您就会明白的 ”接着他就讲了起来 “从前有个神射手名叫更羸,射起箭来真可以说是百发百中 一天,他和魏王一起散步时,天空中飞过几只大雁 他对魏王说:‘大王,我只用弓,不用箭,就可以把大雁射下来 ’魏王哪里相信 更羸又说:‘我试给您看 ’“过了一会儿,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,更羸举起弓,没有用箭,只拉了一下弓弦,随着‘嗡’的一声弦响,这只大雁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“魏王大吃一惊,说:‘想不到你会有这样的本领 ’“更羸说:‘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超人的本领,而是这只大雁受过箭伤,您没有看见它飞得很慢,叫声很悲凄吗 飞得慢,是它的伤口疼痛;叫得悲,是它离开雁群很久了 它惊魂未定,又听到弓弦响,就拼命想往高处飞,使劲,伤口又裂开了,所以就掉了下来 ’”接着,魏加话锋一转说:“临武君刚被秦军打败过,看到秦军就会害怕,如同受过伤的鸟一样,怎么能再让他担任主将呢 ”春申君觉得魏加的话有理,就采纳了他的建议,没有让临武君当主将 “惊弓之鸟”这个故事完全是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 它说明一个人如果曾经遭受过重大挫折的打击,以至于留下难以磨灭的负面阴影而心有余悸,在他今后的生活中,如若在重新出现类似情景,就会因为恐惧而不堪一击或不战自溃 这就和一个曾经被老虎伤过的人,在今后的生活中往往会出现“谈虎色变”的心理阴影,有这种负面心理影响的人,怎么可能让他去战胜老虎呢 这个寓言一方面告诉人们,对于那些曾经受到过某种伤害及其惊吓的人,或者说曾经是手下败将,是很容易战胜的,所以,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;另一方面告诉人们:不要运用那些受过失败创伤,而且还沉浸在恐惧的阴影中的人,再去担任那种曾经使他失并形成心理创伤的工作或任务 当然,这只限于那些在心理创伤阴影中还没有走出来的人,而对于那些虽然曾经失败但意志坚强,心理健康的人来说,采取“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”的策略,却又有可能取得出人意料的理想效果,因为那些人有经验,可能从以往的失败中汲取教训,加上有“雪耻”的斗志,胜算也是比较大的 同时,奉劝那些遭遇过失败的人,不要陷入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的落魄,而要善于认真总结经验,汲取教训,发奋振作,否则只怕真的会成“惊弓之鸟” 成文用法原义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,比喻受过惊吓或打击的人,遇到类似的情况,就会惊慌、害怕 在句中主要作主语、宾语 常跟“是”“成”“成为”一类动词配合 可跟“般”“似的”构成短语 运用示例 唐·房玄龄等《晋书‧王鉴传》:“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 ”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‧瞿凤奴情愆死盖》:“方氏本是惊弓之鸟,听见官司两字,十分害怕 ”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八十一回:“绍闻是惊弓之鸟,吓了一跳 ”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第八章第四节:“西太后、荣禄一伙人,屡受外国强盗的打击,早成惊弓之鸟 ”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我们吃过女人的亏,都是惊弓之鸟,看见女人影子就怕了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