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4-5 布朗克 摄
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密度大的作品就一定没有审美价值。在视觉允许范围内,大胆地增加影像密度,有时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。我们看这幅夜景照片(如图4-5):升腾的雾气在月光的照射下呈现缥缈的感觉,但前景的树枝及背景的天空都被处理成黑色,整个画面的色调都很暗,给人以静谧、惊奇之感,大自然特有的壮观的美景也在此呈现出来。
图4-6 《沙滩》 亚当斯 摄
照片密度过小,是由于底片密度过大而无法得到有效的充足曝光,将呈现一片灰白。此时如强行加大曝光,则会在照片上产生大量灰雾,影像同样难以辨认。照片密度过低,影像被淹没于一片灰白的浅浅雾障之中,给人的视觉感模糊、松散,因而有种疲软、缺少力度的感觉。超常低密度照片,不同于作者有意追求的高调照片,因为它没有协调视觉的个别黑色或暗色部位。底片过分曝光的照片同样是难以被人们接受的。很久以来,人们便采用控制显影、选择不同感光度相纸等办法来弥补照片密度过低的。这幅《沙滩》(如图4-6)就是这种补救的产物。这幅作品的对比相当弱,整个画面显得异常均匀和疏散,没有通常那种庄严而沉重的“亚当斯气氛”。相反,给人一种舒展而自由的感觉。这种“非亚当斯气氛”大概正是作者利用照片较低密度的特点创作的结果。